课堂音乐教学反思
课堂音乐教学反思15篇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,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,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音乐教学反思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课堂音乐教学反思1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质、有效的呢?随着高效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,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以往的“你问我答”变成了“畅所欲言”,“纹丝不动”变成了“合作创新”,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,教学气氛异常活跃。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。然而在活跃和自主的背后,也透出了放任与浮躁,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: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?
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,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,转向强调教学中的“双主体”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、探究性、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。采用艺术感受和参与实践来增强体验,改变学习内容单一、高深、繁多的专业化倾向,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,拓展他们的.艺术视野,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,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、易于为学生掌握。那么,我就针对我的这节音乐课说一下我的一些看法。
音乐是一门以听唱为主的一门艺术形式,首先我让学生去学会对音乐的感受。艺术的魅力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,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的。所以,在教学中,我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,将生活实例与艺术课程相结合,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,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听到的各种声音,让他们在课堂中模仿、表现;带领学生到室外去“寻找声音”、“搜集声音”,然后,将学生“找”到的这些声音对应相应的节奏,让学生来拍读,从中感受长短、强弱、高低的艺术要素,使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联。其次,我还让学生学会参与实践。音乐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,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、活动。各种游戏、讨论、表演……都少不了学生。
的身影。在亲自的参与实践中,不仅增进了教学的趣味性,而且提高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,潜移默化的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,以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。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,让学生在表现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中做“学动作,猜动物”的游戏。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作游戏中学习,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,既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,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、动脑以及肢体表现的能力。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唱能力,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认真听琴听音乐的状态,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。
作为音乐教师,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,相信在不断的总结、反思中,会有更多的收获是生活的进一步升华,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的能力。
课堂音乐教学反思2我们会发现: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,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。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然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。对于音乐教师来说,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感。对于中小学生来说,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、技能的传授,而是表现在启迪、激励、唤醒、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。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,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,是实施美誉的主要途径之一。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好“创新”教育的环境。
一、“四个开放”,全面营造创新的课堂气氛
1、放开视野,提供观察的机会
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,也是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,创造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,观察是“源”,创造是“流”,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,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因此,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
观察社会生活,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,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,让学生联系实际活动,从生活中汲取——模仿——表演,丰富学生的想象,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、生活积累。如让学生回家寻找观察母鸡下蛋的叫声,然后在课堂上开展关于母鸡下蛋时叫声的讨论模仿,在学生情趣盎然之际切入学习切分节奏|咯哒|咯哒|,这样,学生既明白了音乐来源于生活的道理,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XX的切分节奏。
观察插图,小学音乐教材中编配了一幅幅精美的插图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把这些插图利用起来,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通过观察插图帮助理解歌曲内容,通过观察插图了解各类乐器的形状及演奏姿势,通过观察插图帮助掌握集体舞动作要领,通过观察插图放飞想象等等。
观察荧屏,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特殊的窗口,把聆听与观察密切联系起来,给学生身临其境真挚的情感体验,让学生去发现、去思考、去探索音乐的美。
2、放开说话,提供表达的机会
语言是思维的“外壳”,思维是语言的“内核”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,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,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,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,给学生“讨论”“说话”“争吵”的机会,让人人都说起来,发展形象思维,激活灵感。
说感受,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。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要学生说的感受分成两种:一种是初听后的感受。如欣赏某歌曲时,不告诉乐曲的题目要学生初听,结束后把感受说给大家听,学生会说:“这首歌好像在哪里听到过。”有的马上接下去说“在电视里听过”等,都急着把自己的直觉说给大家听,课堂气氛非常活跃。另一种是再听后的感受。对同一个曲子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,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首乐曲每次欣赏都会有新的发现,听得越多它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透彻。如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、内容后进行再听,这时学生说的比初听后的感受要更进一层了,将两部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。这里不需要老师生硬的说教,因为这些就是学生心灵深处创造性审美的体验,结合了生活创造性的理解乐曲,我觉得学生的这种感受就是创造力。
说标题,标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,结合欣赏教学,让学生就所欣赏的作品标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说说想法,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领悟思想感情。学生只有在思想上深刻起来,才能受到感情的熏陶。如欣赏中,在告诉学生标题后,让学生就展开想象说自己的理解。教师趁机启发学生“能想象一下是怎样的场面?”大家尽情表达着想说的话,没想到题目上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竟能引起学生这么一大堆的话语,学生越说思维越活跃,对乐曲的理解也越深刻,像这样有目的、有选择的说标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而且还为下一步的“听”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。
说见解,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,让学生带着问题听,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,激发学生大胆探索,培养发散思维能力。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,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,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:“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?”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、不同的个性,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。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。 ……此处隐藏17282个字……获得的语言既丰富,又牢固,这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所无法比拟的。
三、创设探索情境,强化学生自主感悟。
音乐课程改革十分重视“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,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。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音乐课堂则是学生自主探索,获取知识的场所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,更应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,允许他们大胆设想,敢于质疑,放手让学生去探索,去思考,提出自我独特的见解。所以,创设一个个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。
如:在《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不一样的声响》这一课中,为了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,增强感受力,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欣赏乐曲的情境:让学生听了几首不一样风格的打击乐乐曲,感受不一样的打击方法所发出的不一样音响效果。然后让学生利用各种塑料空瓶来进行音乐创作,学生有了前面的感受,都跃跃欲试,经过模仿和自我的实践找出“捻、拍、敲、吹、打”等多种不一样的方法。之后让学生自由结合,利用各自的塑料瓶,运用不一样的打击方法,创编一组音乐来表现一个主题。这时,学生十分活跃:有的用吹空瓶的方法来表现刮风;有的用敲空瓶的方法表现打雷;有的用揉空瓶的方法来表现下雨;还有用吹、捻、打的方法来表现火车启动和进站的效果。这样的教学情境,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,让学生经过自我不停地思考,在想象与实践中,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,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。虽然有的同学表现的不太完美,但他们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。
在这探索的学习过程中,使新课的教学从“教师讲学生听的‘一言堂’转变为学生自主感悟,合作交流的“群言堂”,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,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,为学生的创新供给了天地。
四、创设生活情境、深化学生情感体验。
《音乐课程标准》中指出: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。所以,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,
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,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,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。经过音乐艺术实践,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,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。所以,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,创设良好的.生活情境,并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。因为沟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,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音乐问题,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音乐是无处不在的,并且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,动手实践本事也得到了培养。
例如:在执教《粉刷匠》一课后,我让学生开展创编其它劳动情境和歌词的拓展活动。首先让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做过那些劳动小能手,学生纷纷诉说:有值日生、扫地、拖地、洗衣服、叠被子……。之后我就鼓励学生伴着《粉刷匠》的音乐,创编一个自我劳动的情境,学生兴致盎然的活动开了,有的模仿扫地、有的模仿拖地、还有的模仿洗衣服、叠被子等,劳动场面真是热火朝天。有了这些体验后,我就让他们把自我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,顿时那些创编好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进行了表演唱。学生在表现和创造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劳动感受,课堂气氛异常活跃,整个课堂完整而又充满了生命力。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音乐的无处不在,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与作用,对音乐产生亲切感,体验到音乐的价值。
此外,在教学中教师还能够结合教材、学生的年龄特征、心理特征,创设其它的各种情境。例如:讲故事、猜谜、欣赏插图、舞蹈、多媒体画面等。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,使学生在乐中学,趣中学,不断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音乐的信心。
乌申斯基说:“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,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,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。”作为教师,要充分利用环境挖掘,给学生创设各种感兴趣的教学情境。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,在悦耳、悦目、悦心的情境下尽情探索,让课堂充满魅力、灵性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。
课堂音乐教学反思14学生们一到音乐课就特别的放松,因为不用象上数学、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,这正是音乐课带给他们的“特殊享受”吗?但是放松不等于懒散、无纪律。俗话说: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每堂课都需要在有序的纪律下进行。音乐课的常规训练重点在于要对学生的站、坐、行、排队、分组、进出教室的训练,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,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的、有秩序地完成相关动作。如:听音乐进教室;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阶表示起立和坐下;用歌声师生问好;用一小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分组进行编创或表演等等。这样的训练,让学生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都在音乐中进行,既体现了音乐的语言性又突出音乐课的特点。
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师生情感的投入,心灵的感悟来达成教学目标的,若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好心情、好情绪、就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。因此对于学生正在参与的音乐活动,教师不应是局外人、旁观者、而应把自己置身于音乐活动中,把一切“教”的活动落实在“学”的活动中,有心做孩子们的带头人和伙伴。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、认同感。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,使学生敢想、敢说、敢做。从而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。如:二年级的表演课《小乌鸦爱妈妈》,我以满腔的热情参与到表演中去,先是扮演了乌鸦妈妈,全班的`学生都是我的孩子小乌鸦;然后我再请一学生扮演乌鸦妈妈,我和其余的学生扮演小乌鸦。整节课都是师生同演,学生的情绪放松了,课堂充满了生气,师生感情增进了,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了教育
音乐是一种感官艺术,在音乐课中,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乐中的“听”的重要功能,学生听多了、耳熟了,自然就会唱了。我上课通常采取几种“听”的方法:一、拍节奏法。即让学生和着音乐拍击节奏,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。二、口令法。即在听歌曲时,教师根据乐曲的情绪给予各种口令,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举手、踏步、转身等动作,这通常以乐段为单位。三、闭目法。此法能消除视觉上的干扰,集中注意力,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,用心去感受音乐,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旋律优美的歌曲欣赏课。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“听”的形式,学生在听时就不会觉得枯燥单调,在和谐、平等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学会新歌。
课堂音乐教学反思15现在的学生实在太难教,他们条件好,个性强,脾气大,想训几句怕他闹,想动两下怕他告,不知道怎样把握分寸。
五(2)班有位男生数学学得很好,其它功课也不错,还正在学习古筝,人很傲气。那位学生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,不遵守课堂纪律,不能跟老师很好地配合,总说是妈妈的意见。我很生气,要求他妈妈到学校来见老师。
有一天,学生家长让孩子的语文老师转交给我一封信,信中同时附上一张报纸,并指定阅读文章《浅谈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的作用》。他的孩子已经先把文章看了,家长还希望能和老师面谈。
看了信和文章,我的触动很大。我找了这位学生谈话, 他表示理解老师的辛苦, 从此以后改正不良的行为,后来他真的表现好多了,我也在课堂上表扬了他。我认为和家长的'沟通也是很重要的,家长是我们的教育同盟,我非感谢这位家长。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:先做学生的朋友,后做学生的父母,再做学生的老师。我想: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,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自己。那么音乐教师既要活泼大方,又要有慈母般的体贴与关爱,还要有慈父般的隐忍和大度。如果与孩子们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,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