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

时间:2025-04-05 20:16:37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
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
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

设计思路: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为《螃蟹》编配上了欢快的音乐,利用音乐游戏,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,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,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。

活动目标:

1.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,乐于用手按音乐节奏表现音乐。

2.喜欢参与音乐活动,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

1.螃蟹手偶一个,自创音乐老师弹唱。

2.活动前听过故事《螃蟹与乌龟赛跑》。

3.场地安排:椅子两两背靠背,排成半圆形。

活动过程:

一.复习故事,引导幼儿感知螃蟹横走的方向。

“为什么每次比赛,螃蟹都输了?”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横走.

老师弹唱音乐一遍,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。

老师再弹唱“爬呀爬呀爬呀爬,爬呀爬呀不见了。”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横爬的音乐表达。

二.出示螃蟹手偶,引发幼儿兴趣,引导幼儿感知手形动作。

“刚刚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,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?”出示手偶螃蟹,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音乐下的动作,配班老师弹奏音乐两遍,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。

三.感受二拍子音乐旋律,乐于用手表现音乐。

“螃蟹说我的音乐是二拍子旋律,谁要是认真听了音乐并乐于用手表达音乐节奏,呆会我就和谁来比赛。”

四.老师再次操作手偶螃蟹,引导幼儿再次感受音乐节奏。

五.幼儿两两在凳面上进行比赛游戏。选择几个掌握较好的幼儿与手偶(老师操作)进行比赛。

六.全体幼儿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游戏一遍。

附自创歌曲:

| 1 2 | 3 4 | 5 6 | 5 - |

一 只 螃蟹 八 条 腿,

| 6 5 | 4 6 | 5 3 | 2 - |

脑 袋 尖 尖 在 喝 水,

| 1 2 | 1 2 | 3 4 | 5 - |

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,

| 6 5 | 4 3| 2 3 |1 - ||(第一段)

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。

| 6 5 | 4 3 | 2 - | 3 - | 1 0||

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。(第二段)

或者

|12 34 |56 5|

一只螃蟹八条腿,

|65 46 |53 2|

脑袋尖尖在喝水,

|12 12 |34 5|

爬呀爬呀爬呀爬,

|65 43 |23 1||2 3 | 1 -||

爬呀爬呀不见了不 见 了

动作方法:一只螃蟹八条腿,(一字一拍,四指曲张四次)

脑袋尖尖在喝水,(两字一拍,两拇指“点”头四次)

爬呀爬呀爬呀爬,(两字一拍,双手向左爬四次)

爬呀爬呀不见了。(第一段音乐两字一拍,双手向右爬两次,然后双手藏在背后。第二段音乐两字一拍,双手向右爬两次,不见―双手向前一摊,了―立即把手藏在背后。)

双手靠拢:两拇指做脑袋,两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条腿。
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2

设计意图:

小班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,唯有由心而发的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周围事物。结合主题活动“夏天真热啊”的开展,我引导幼儿通过听、说、想象、创造等方式,发现普通的生活材料会产生各种独特声音,感受大自然中声音的奇妙,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。

目标:

1.聆听、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,积极尝试用不同材料、不同方法制造声音。

2.在欣赏散文《夏天的声音》。中展开想象,制造和体验美妙的大自然之声。

准备:

1.分别装有米粒、黄豆的透明瓶,搪瓷杯,筷子,不锈钢小勺,塑料垫板,塑料袋,空纸盒,铁合盒,硬币,木块,等等。

2.录有雷声、雨声、蝉鸣声、蚊子叫声、空调运行声等夏天里的各种声音的音带。

过程:

一、聆听、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声

1.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,引导幼儿倾听并表达。

师:你听到了什么声音?

师:你在什么时候也听到过这个声音?

师:夏天里,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?

2.师(小结):轰隆隆的雷声、哗啦啦的雨声、“知了知了”的蝉鸣声、嗡嗡嗡的蚊子叫声,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。

(析:雷雨声、蝉鸣声等是幼儿熟悉的夏天里的声音。教师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导入,引发幼儿在交流、互动中回顾更多经验。)

二、探索、创造夏之声

1.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。

师: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,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。

师(出示一些物品):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?请你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吧。

2.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。

师:你选了什么东西?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?

师: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?

师(小结):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。

(例如:两个幼儿都选择了铁盒,但他们使铁盒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。幼儿甲说:“我用手拍铁盒,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。”幼儿乙说:“我用拳头敲铁盒,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。”教师说:“哟!太神奇了。同一个铁盒用手拍或用拳头敲,就会唱不一样的歌呀。”)

3.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,并在教师引导下将制造的声音与夏天的自然之声产生联想。

师:刚才我们自己的方法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。这次,这些盒子、瓶子说:“我们也喜欢夏天,我们也想学一学夏天的声音,你们愿意帮帮我们吗?”大家再来试试看吧。

4.大胆表达自己的联想。

师:你选择了什么东西?它发出了什么声音?

师:这种声音像什么?

(例如:有的幼儿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,有的幼儿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,有的幼儿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。)

师(小结):你们看,这些东西普普通通,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夏天里的声音,大自然真是奇妙。只要我们多留意、多看、多听、多想,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。

(析: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物体用不同方法可发出各 ……此处隐藏6645个字……

评价:

能唱清楚歌词,会用动作表示“恭喜”。
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3

目标:

1、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、活泼的特点。

2、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“咿呀咿呀呦”,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“x xx x │ x -│”。

重难点:

辨识反复出现的固定乐句,并能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 xx x │ x -│。

准备:

1、人手一块纱巾,音乐、录音机。

2、图谱一份。

  过程:

一、 初步感受乐曲。

(教师和幼儿在腰上系一块纱巾听兔跳音乐入场。)

1、听音乐,找乐句。

①欣赏乐曲(接入场音乐后),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,当出现“咿呀咿呀呦”的乐句时,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。

师:呀,刚才这个音乐里只有一句歌词,你们听出来了吗?

师:你们的耳朵真灵。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! “咿呀咿呀呦”好~!

②再次欣赏音乐。

师:呵呵,这个“咿呀咿呀呦”有点调皮,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,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。让我们仔细听一听,它到底在哪里?

(听音乐在“咿呀咿呀呦”处,拍手练习节奏)

2、看图谱,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。

①出示图谱,学习节奏。

师:宝宝们,瞧,妈妈买了什么好吃的?(出示图谱)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,我们就烧好吃的萝卜招待她们吧。我们先来准备准备。

(引导幼儿用“洗一洗”、“切一切”、“炒一炒”、“吃一吃”的方式练习节奏。)

②用肢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。

师:让我们跟着音乐把菜做出来吧。(跟音乐完整练习一遍)

师:咕噜咕噜,什么声音,原来是妈妈的肚子饿了,宝宝们呢?我们也给自己烧一盘好吃的萝卜吧。(跟音乐再次练习一遍)

二、 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。

1、听音乐,在固定乐句出现时,用来回拉动纱巾表现锯木头的情景。

①学习“锯木头”的动作。

师:今天好开心啊,可是妈妈有个难题,冬天到了,北方爷爷吹得我都冷死了。妈妈想去锯些木头取取暖,可是我一个人还不够呀,大家一起来好吗?(幼:好)(教师将纱巾拉直,带领幼儿去“森林”。)

师:森林到了,让我们一起锯木头吧。(随音乐自由表演)

师:你是怎么锯的,锯在什么地方?(引导幼儿学习动作)

师:看妈妈是怎样把这棵大树完全锯下来的。(教师完整表演一遍)

2、幼儿随音乐与客人老师合作表演。

①幼儿找“大树”随音乐合作表演。

师:妈妈请宝宝们,带上小锯子,去找一位客人老师做大树吧。(合作游戏一遍)

②教师简单小结游戏。

三、结束活动。

师:木头锯好了,小动物们还等着我们去帮忙呢,来,我们一起把木头搬回去吧!(带幼儿做搬木头的动作,在“咿呀咿呀呦”处有节奏地跺脚出活动室。)
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4

活动目标

1、听音乐中两段不同的音乐,感受音乐中的快乐、安全以及紧张、危险的情绪。

2、了解规则,并能遵守游戏规则,乐意与同伴友好的玩耍。

3、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。

重点难点

活动重点:根据老师播放的音乐。表演小鱼游和遇到鲨鱼来的时候能到规定地方躲退。

活动难点:听两段不同的音乐,跟着音乐进行游戏,遵守游戏规则。

活动准备

鲨鱼图片一个、小鱼图片若干、音乐。

活动过程

一、听《音阶歌》热身

二、分段听音乐,了解海底世界小鱼和鲨鱼的形象。

1、出示小鱼图片:看看这是谁?

2、它们游起来是什么样子的?如果你用手指去碰碰它会怎么样?

小结:如果用手指碰碰小鱼,它会动(第一次欣赏音乐)

3、提问:你们听到音乐里小鱼的尾巴在干什么? (老师做动作,摇尾巴)小结:看来小鱼们在水底过着快乐、悠闲的生活。

4、播放片段音乐二

5、小鱼在水底过得很快乐,但是小鱼怕谁啊?听听看音乐里发生了什么事。

6、水底世界发生了什么事?到底谁来了?7、你听到了什么声音?小结:原来音乐里的声音是鲨鱼来了的意思。提问:鲨鱼来了,小鱼要怎么办呢?三、整段音乐欣赏,幼儿合作角色扮演鲨鱼抓小鱼的游戏规则:当鲨鱼来时,小鱼赶紧躲到安全的地方。第一次游戏:老师扮演鲨鱼,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老师:在快乐的海底有一群快乐的小鱼游来游去,鲨鱼来啦,小鱼躲起来,鲨鱼一条小鱼也没找到,水里又恢复了平静,快乐的小鱼又出来了。小鱼们们躲在安全的地方,鲨鱼就吃不到了,快乐的小鱼又在水底快乐的游起了,小鱼们游到我们的身边。四、结束《许多小鱼游来了》离场。

活动总结

本次活动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,但也有很多不足:

1、从活动目标来看,目标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幼儿能从音乐中感受音乐的高低起伏,也能作出相应的表现,但是在听到鲨鱼的那段音乐时,孩子们还是没有遵守游戏规则,出现了乱跑的想象,但在提醒后有所改善。

2、从幼儿的表现来看,体现到了活动难点,根据老师播放的音乐,表演小鱼游,和遇到鲨鱼来的时候学会找地方躲退,重点听两段不同的音乐,跟着音乐进行游戏。

3、从活动的整体来看,小朋友在整个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高低起伏,感受到愉快和紧张的气氛,但惟独不足的事情,就是活动的游戏环节的时间太短,感觉孩子们都还没有尽性还想玩,下一次在这个环节我会再好好把控。

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5

活动目标:

1、进一步学唱歌曲,并学会正确地处理用不同速度和不同表情演唱。

2、通过音乐体验小马高兴与伤心的不同心情。

活动准备:双响筒、响板、手铃人手一幅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开始部分。

1、律动:《拍手点头》、《这是小兵》、《日常生活模仿动作》。

2、发声练习:《小鸟醒来了》、《小鸡叫、小猫叫、小鸭叫》。

二、复习歌曲《小马》。

1、老师弹奏音乐旋律,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。

2、老师弹奏歌曲旋律,请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。

3、教师带领幼儿用快慢不同的速度和表情进行演唱,注意提醒幼儿与他人速度协调一致地演唱。

4、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用手拍出均匀的节奏,以此感受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。

5、带领幼儿边唱歌边用响板、手铃按四分音符为一拍均匀节奏,用两种不同速度分别跟随两段音乐演奏,教师提醒幼儿演奏时应与他人速度一致。

6、教师用双响筒由弱渐强地敲奏,以示小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。弹完前奏后,全体幼儿用乐器边歌唱边伴奏,歌曲结束后,仍由教师演奏双响筒由强渐弱地敲奏,以示小马由近及远地离开了。

三、复习歌曲《闪烁的小星》。

《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