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术教案

【必备】美术教案四篇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美术教案 篇1
课题:美丽的纹样
领域: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
课时:2课时
教材分析:
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,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,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。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、线、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、变形、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。
教学目标:
1.知道适合纹样的概念,了解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的变化。
2.学习绘制纹样图案,设计新颖的适合纹样。
3.运用适合纹样装饰美化生活用品。
教学重难点::学会用几何形、自然形等要素点、线、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。运用点、线、面三要素及夸张、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。
教学手段:演示 讲授
教学准备:
1.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、各种几何图形的彩纸等。
2.学生准备印有纹样的生活用品。
教学过程:
第1课时
学生相互欣赏自带的图案资料,稳定学生情绪,按时上课。
导入新课
1.教师出示一组图案引导学生欣赏
师:刚刚欣赏的图案中,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?
生: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、圆形、正方形。
生:有的外形像桃子、有的像树叶。
生: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,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。
生: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,也跟着是圆形、方形。
2.同学们说的都不错,观察的很仔细,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。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类似的图案纹样吧。
出示课题:适合纹样
探究发现
1.师: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`图案。请你说一说,你在哪些地方见过?
学生回答,教师小结。
2.欣赏课本上和教师出示的图片
师: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,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:
(1) 什么是适合纹样?
(2) 基本骨架有哪些?
学生讨论和交流,教师巡视指导。
学生回答,教师小结:
(1)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。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,就是说,在除去边框时,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。
(2)主要有向心式、离心式、向心离心结合式、旋转式、综合式、均衡式等
(3)可以用点、线、面来装饰,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。
3.构思、设计、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
师: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。今天呢,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到两种适合纹样,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,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。
自主表现:
1.作业要求: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绘制适合纹样一到两种。
2.学生作业时,教师巡视辅导。
第2课时
教学目标:
1.学习绘制纹样图案,设计新颖的适合纹样。
2.运用适合纹样装饰美化生活用品。
教学重点:运用适合纹样装饰美化生活用品。
教学过程:
1.复习上节课的知识
(1)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。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,就是说,在除去边框时,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。
(2)主要有向心式、离心式、向心离心结合式、旋转式、综合式、均衡式等
(3)可以用点、线、面来装饰,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。
2.学生继续作业
学生继续完成作业,要求运用点、线、面三要素及夸张、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。
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按照外形的设计相应的适合纹样。
3.课堂小结
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并做本课小结。
4.课后拓展:
鼓励学生利用所学适合纹样的知识做一点实际的设计应用
教学检测:学生作业
板书设计:适合纹样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离心、向心结合式
美术教案 篇2
活动目标:
1.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,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
2.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。
3.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活动准备:
1.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,每人一根吸管。
2.范画:泡泡画1张。
3.每人1张作画卡片。
活动过程:
一.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,引起幼儿兴趣。
二.出示范画,引导幼儿观察。
(出示范画)师:瞧!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,多漂亮呀!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?
三.出示工具材料,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,幼儿教案《美术教案-美术活动:泡泡画》。
1.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,他们是红色、黄色、绿色、兰色和紫色。还有吸管,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。
2.教师演示泡泡画
(1)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,舔一下。
(2)对着纸,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,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。
(3)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,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。
四.交代要求,幼儿操作,教师指导。
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,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。
幼儿操作,教师指导,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,完成吹画作业。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。提醒幼儿注意卫生,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。
五.表扬幼儿作业,并将幼儿作业展出,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。
美术教案 篇3
一、教材分析:
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,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。运用传统的泥 塑造型方法, 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,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 文化。 欣赏古代、 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, 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, 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造型能力和创造力。
二、教学目标
1 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
2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
3 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,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
三、教学重点: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。
四、教学难点:想象一定的情操,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。
五、教学准备:,彩泥
六、教学过程
(一)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,搜集资料。
(二)课内探究
1.引入
(1)出示泥人图片 师:同学们看那,我们教室里来了群泥人朋友,猜猜看他们在做什么呢? 生:做游戏?跳舞?做操??? 师:多么生动、有趣的小泥人啊!你们想不想也捏个泥人玩玩呢?
(2)揭示课题《小泥人》
2 .做个泥人试试
(1)想一想 提问:“人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呢?” 生:人由头、身子、四肢这几大部分组成。
(2)尝试:请同学们根据人的基本结构随意的捏个小人试试。
(3)展示、调整
(4)教师示范讲解
① 捏制时可用揉、捏的方法,头可以似圆非圆,人可随意夸张变形。
② 捏制身躯时可以整块泥捏制,也可分躯干、手、脚捏制拼接,拼接处可 用牙签连接。
3 .“捏捏泥人”动一动
(1)看看课本上的小泥人,提问:“这些小泥人都在做什么呢?你是怎么 看出来的?” 生:他们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,有的在攀爬,有的在踢球,还有的在 钓鱼。 生:我们是从他们不同的动作上看出来的。
(2)怎样让我们的小泥人也动起来呢?谁上来试试?
(3)学生上台给小泥人摆动作
4 .美化泥人
(1)欣赏彩泥作品(出示作品《西游记》《望梅止渴》《青蛙王子》)
(2)提问:“同学们看看这些小泥人漂亮吗?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成 的?”
(3)教师边小结边示范 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搭配在一起, 再运用添加、 刻画的方法对人物的表情、 穿戴、饰物进行美化,注意不要太复杂,面部表情要夸张、有趣。
5 .作业要求
(1)四人小组合作。
(2)各组拟定一个主题,如:跑步、打球、跳舞、演奏等,做出不同 动态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。
(3)做好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介绍。
6 .学生作业,教师巡视指导
7 .展示评价
(1)小组展示介绍
(2)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或一组小泥人,并说出理由
8.欣赏迁移
(1)出示小泥人简介
(2)师总结: 今天我们欣赏、了解了小泥人,并学习、捏制了生动 有趣的小泥人,希望他们能给你们带来无限的快乐!
(三)课后提升
粘土除了可以捏人还可以捏小动物噢,神奇吗?赶紧试一试吧!
美术教案 篇4
教学目标:
1、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、了解,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、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,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。2、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,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,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。
3、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。 2、微观世界的表现。
教具学具:显微镜、放大镜、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
教学过程:
一、组织教学:
二、讲授新课:
(一)引导阶段
1、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、植物(如:海星、海螺、多种植物的根、茎及昆虫等)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,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、颜色和质感
2、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
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: A、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。B、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。C、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,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。
剖面观察法:
A、两种不同植物的根、茎横切,虽都以圆为元素,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,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图象
B、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,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。横剖切后,是发射式渐变状,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。
(二)发展、表现阶段
A、通过线条的粗细、蔬密、曲直组织,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。
B、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,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。
C、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,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。
D、注入自身的情感,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,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,使其更具艺术性。
三、布置课堂作业
根据所观察的对象,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。
四、学生作业,教师辅导
五、作品展示与评价
1、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、互评与师评活动 2、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?
3、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?
六、教学廷伸与拓展
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,鼓励学生运用点、线、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,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。







文档为doc格式